管理工具-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
此篇文章主要介绍管理工具:卡普兰和诺顿的“平衡计分卡”和“战略地图”。
平衡计分卡的由来
平衡计分卡的灵感起源于高尔夫计分卡。
平衡计分卡的逻辑
平衡计分卡里面包含了两个平衡:
- 长期指标和短期指标的平衡
- 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平衡
传统的管理,不是没有考核,但多数人考核的,都是短期的财务指标,这就缺失了战略,缺失了长远目标,缺失了愿景。这个导向,对于很多企业是致命的。有时候,决定企业长期发展的因素,不是短期的财务指标,而是长期的、非财务指标。
战略是长期的目标,关乎企业长期持续增长的大方向,而经理人、中层,乃至基层员工所关心的目标都是短期目标,这些短期目标应该基于公司的长远目标。所以,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,管理者需要做的、最重要的一件事,就是要把公司长远的战略转化成团队和员工的一套业绩考核指标,然后这一套业绩指标就可以指示每一个人、每一天的行动。
平衡计分卡的例子
平衡计分卡的注意事项
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管理工具,是没有问题的,但是,实施这个管理工具如果运用得不恰当,是会导致很大问题的。平衡计分卡不是一个仅仅关于考核的工具,它是一个战略落地的工具。它在实施的全过程中,就应该是一个一把手工程,而不能仅仅由人力资源部来组织实施。
平衡计分卡的模板
战略地图的例子
例外管理
管理的一般法则:就是要尽可能想办法管特殊情况,不要管一般情况,把一般的情况交给制度管,用制度解决绝大多数问题。
管理者的任务,不是不停地解决问题,而是要重点解决例外的问题。好的管理者,管的都是特殊的问题,进行的都应该是例外管理。
例外的问题主要有两种:一种是组织从来没有碰到过的问题;还有一种,就是旧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。对于后者,你需要着手考虑在适当的时候,修改制度,把特例变成通例。一旦变成了通例,这些问题又成了制度可以解决的问题。
给企业装上仪表系统
最左面的一列是战略主题。比如,在业务流程这个层面,他们认为自己必须要做好这样几件事,依次是建立好的专营权的营销网络;要能够安全可靠地向市场供应;要成为有竞争力的供应商;要强化质量管理;要成为一个好邻居。这五条都是要通过有效的内部运作来实现的目标,他们称之为战略主题。
给仪表设置正常值
一个战略目标的后面,一定要跟上一堆相应的指标。有了仪表,有了战略指标,接下来就可以为这个仪表设置正常值了。这些指标的正常值,都是从那个大目标里面推导出来、分解下来的,所以,只要这些指标都在正常值里面,运行一年之后,一定会达到总目标。而一旦出现了异常和例外,实际情况低于这些指标,有针对性地相应调整就行了。
锁定员工的动作
公司有了上述一步一步拆解建立起来的仪表系统,他们基于此为员工编制了一份教育手册,上面罗列了新的行动方案。在这份手册里,没有出现什么“平衡计分卡”运动之类的大词和大字样,相反,这份教育手册让员工知道公司正在追求的战略主题是什么。紧接着,通过人力资源系统,个人的年度目标被明确出来,人力资源部也为员工制定了与实现个人目标必要的培训和工具。每个员工就像进入磁场中的小磁针,他们工作的方向都朝向了公司期望的目标。
其他战略地图案例
软性指标
软性指标的定量化测量,是有效应用平衡计分卡的一个重要部分。虽然软性指标无法像财务指标那么准确地被测度到,但关注这些指标,进而关注一些长期因素,就可以使企业有更多的方向感,也会看得更长远,这就有助于战略眼界的进化,有助于战略目标的落地。